首页 > 使馆报道
驻约旦大使陈传东就中约关系和巴勒斯坦问题接受约旦电视台采访
2025-03-04 21:22

3月3日,约旦王国电视台(AlMamlaka TV)《10点新闻》栏目完整播出日前对中国驻约旦大使陈传东的专访。陈大使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近年来中约关系持续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双方携手共进现代化前景广阔。中约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中方愿同约方加强合作,共同捍卫公平正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采访实录如下:

主持人:大使阁下,感谢您接受王国电视台采访。约中关系不断发展巩固,双边关系有哪些特点?

陈大使: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首先我谨向所有约旦朋友致以最美好的斋月祝福。Ramadan Kareem!

1977年中约建交,一个月后我们将庆祝建交48周年。47年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巩固,首先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政治引领。阿卜杜拉二世国王陛下登基以来8次访华,最近一次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与他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定位超出双边关系范畴。第二是两国人民长期友好,中约文化传统相近,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立场相近。

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方面,过去几十年增长迅猛,去年中约双边贸易额达到53.7亿美元。主要驱动力是两国经济和产业的互补性,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民之间的友谊,相互信任对于商贸合作十分重要。双方未来合作前景广阔。

主持人:中约合作还涵盖哪些领域?

陈大使:双方在各领域全面开展合作。政治上,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方支持约旦稳定与安全,支持巴勒斯坦事业。我们感谢约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文化上,我们相通相近,我在约旦感到宾至如归。中国人和约旦人都重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相互扶助。最重要的是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两国元首保持密切联系,外长多次通话会面。

主持人:您如何看中国对约旦投资的前景?约方对此敞开怀抱,有很多机会,欢迎中国带来创造力和经验。

陈大使:中国投资者看重约旦几方面优势:一是战略地理位置,约旦是通向地区和欧洲、非洲的门户。二是约旦人力资源丰富,中国投资者认为这对投资非常友好。

中约投资合作的成功故事很多。中企成为阿拉伯钾肥公司最大股东后,该公司钾肥产销量和利润持续走高,投资得到回报,也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实现互利共赢。中企参与建设、运营的阿塔拉特油页岩电站利用约旦本土油页岩资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约15%,对保障约旦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还在安曼、伊尔比德、卡拉克等地开设制衣厂、陶瓷厂,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是约旦外贸出口大户。这些案例积累的良好声誉将推动更多中国企业来约旦投资,使馆经常接到这方面咨询。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本人对吸引中国投资亲自关心支持。我对中约投资合作前景感到乐观。

主持人:中国可以在支持约旦实现“经济现代化愿景”方面发挥什么作用?

陈大使:“现代化”是中约共同的关键词。中约都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征程,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可以在很多领域加强合作,如能源、基建等传统领域,并挖掘数字经济、旅游、教育、现代制造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潜力。约旦许多行业很关注人工智能。在政府层面,我们应继续鼓励企业来约兴业,并营造良好环境。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约旦在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捍卫“两国方案”、反对强制迁移巴勒斯坦人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陈大使:中约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本轮冲突之初,中方就明确强调四点:立即实现全面永久停火;反对强制迁移巴勒斯坦人;保障人道救援物资安全、不受阻碍进入加沙;推动重启“两国方案”。我们还强调,应确保加沙未来安排尊重巴勒斯坦人民意愿。

我们高度赞赏约旦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关键作用。阿卜杜拉二世国王和萨法迪外交大臣,约旦的官员和人民都表达了坚定的政治和道义支持。我们看到国际舆论发生变化,国王和约旦人民的努力发挥了作用。我们也赞赏约旦在向加沙提供人道援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冲突初期人们认为对加沙空投物资不可行,但约旦做到了,国王和王室成员还亲自参与,这激励了国际社会采取更多行动。

中方也就此同约方合作。不久前,我们与约旦哈希姆慈善组织合作,向加沙人民提供6万个食品包。遗憾的是,今天传来令人非常不安的消息,人道物资进入加沙受阻。我们敦促各方严肃执行加沙停火协议。

此外,我们还同约旦在安理会、联合国大会、人权理事会等平台密切合作,坚持“两国方案”,正如国王陛下强调的,应帮助地区国家跨越“终点线”。

主持人:面对以色列持续单方面破坏“两国方案”,西岸局势不断升级。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如何应对?

陈大使: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持续占领并扩建定居点,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决议。国际社会应采取更多行动阻止这种情况。我们一直为此努力,在安理会同阿拉伯国家等密切协调。每个国家都应负起责任,中东国家应统一立场,阻止各方非法行动,保护平民,确保联合国有关决议得到切实执行。

事实上,联合国通过有关决议已经过去70年,以色列国早已成立,但巴勒斯坦人民至今没有自己的国家,巴勒斯坦人特别是年轻人看不到建国的希望,这是巴勒斯坦问题迟迟未能解决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在双边、地区和国际层面共同努力。

有些人提出以经济方案替代政治解决,这行不通。加沙的未来必须建立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加沙和西岸都是巴勒斯坦人土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是政治交易的筹码。如果所有人都能坚持原则并合作,我相信我们能够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主持人:有人批评中国和以色列关系密切削弱其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您对此如何回应?

陈大使:中国与阿拉伯人民和犹太人民传统上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二战期间,中国接纳了许多犹太难民。中国和约旦一样是讲原则的国家,虽然中以之间人民友好并开展合作,但我们绝不会放弃原则。中国在安理会一直是这样做的,始终坚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

主持人:但在一些人看来,中国立场还是有些温和。

陈大使:我们不论在双边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场合一直态度鲜明,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因为如果你不坚持原则,多边主义从何谈起?我们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而非打着多边主义旗号谋取私利,或合则用不合则弃。我们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同样的规则适用于所有人。

主持人:但您知道“双重标准”确实存在。

陈大使:很遗憾,处处都有“双重标准”。过去15个月,某个安理会成员国独家阻挠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某些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辩称那些违反国际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不受法律管辖。

我们呼吁停止“双重标准”。阿卜杜拉二世国王在开罗峰会上说“我们感到阿拉伯人的命不重要”。这一强烈信息直击人类良知,每个人都应该倾听。这不是国家利益,而关乎人类良知。

主持人:以色列禁止所有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沙。您认为,怎样才能保障人道物资进入和加沙持久停火?

陈大使:我们敦促各方,包括以色列,切实落实停火协议。任何人都不应谋取政治私利,或玩政治游戏。加沙的伤亡人数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是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作为人,我们应该有基本良知,不仅对自己的同胞,也对世界上所有人。这个地区的所有人,不论是穆斯林、犹太人,还是基督徒,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同等重要。国际社会,特别是对以色列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应更加努力推动人道物资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中国将为此继续努力。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